上半年承揽项目673个,合同数量同比增长13.6%,新业务领域合同额占比接近30%;经营指标完成全年任务的50.3%,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成功取得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新设区域事业部1个,奋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
这一串串数字,是发展的目标、前进的动力。今年以来,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全院上下铆足劲开满弓,主动作为,抢时间、提效率,拓市场、拼经济,为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动能。思想观念转变了、能力素质增强了、工作作风过硬了、工作效能提高了,全院干部职工以满腔的热情、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了企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充分释放行动效应,推动发展提质增效……
抓学习促提升 锤炼本领夯基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干部职工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推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思细研的意识更加强烈,学用互促的成效更加明显。院两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学习中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专题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系统学习新思想、新要求和新经验,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厘清发展思路、谋实工作举措,结合公司实际提出相应贯彻落实意见,切实让理论学习成果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充分彰显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部分职能部门建立“带头学、探讨学、分享学、反思学”四学机制,坚持每周部务会开展理论学习、政策解读,立足工作职能职责,结合工作谈认识、谈体会、谈问题、谈措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填补“本领赤字”,共同提高整体素质。
“很感谢公司建立了这么好的学习培养机制,安排各专业的专家定期对我们进行政策解读、专业讲解,让我能跟专家们亲近接触和交流,通过交流沟通在现实工作中解决了很多设计上的难题,开拓了更多的设计思维,设计上更有想法了。”设计人员与专家技术交流会上,一位年轻设计人员这样讲道。
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召开青年职工座谈会,狠抓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后劲,搭建科创和学习平台,寻找优质学习资源,组织实施各类学习培训,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人才,不断探索青年人才的培养途径,促进青年人才学习,帮助综合提升成长。成功获批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评审资格,成立评审委员会,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职称申报的便捷通道。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鲜明导向,重视和完善科技创新与项目实体协同的制度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科研创新中心,并制定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促转化,推进了公司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持续加大,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在技术人才培养上取得新成绩,揭牌成立了杨忠平大师工作室,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2024年以来,申报省住建厅地方标准图集6项,取得2项地方标准、2项地标图集主编的科研立项,取得科技计划项目《基于AR交互式工程工具平台系统》的成功立项,参与的行业相关标准、图集《IMS注塑夹芯复合保温砌块墙体建筑构造图集》《农业畜牧场所电气设计标准》《好社区评价标准》都按程序评审、颁布实施。
抓执行促落实 助推工作提质增效
成事兴业,实干为要。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将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作为深化自我革命、推动作风转变、提升工作能力、促进公司发展的有效抓手,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有效机制,聚焦机制抓执行,在促进工作落实上见实效。在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聚焦目标要求、紧盯重要环节、围绕重点任务,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公司现有各类制度157项,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在充分征求各层级、各业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办公室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当前制度体系作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建议55项制度继续有效,修订制度58项,合并或废止制度37项,新建制度17项。”6月份工作例会上,综合办公室对公司制度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制度修订完善计划,督促各职能部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今年以来,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每月综合例会都会结合实际确定一个专项工作,在会上集中通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通过建立“季度经济分析会”“月度综合例会”“月通报”和“每周重点工作推进”制度,形成“季度会议重分析、月度会议重协调、每周工作重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日常化”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形成办公室综合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各方面有效参与的督促检查工作格局,帮助公司治理找准存在问题、精准分析研判、把准任务目标,确保全面破解阻碍公司高质量转型和发展的难题,助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以考核抓执行,以考核促落实,公司本部职能部门围绕业务工作和基础工作,修订《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工作实绩考核,逐步形成以部门业绩考核为基础、以员工量化指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考核体系,运用员工月度考核机制抓进度、保落实,督促部门月度重点工作按时完成,有效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做实载体抓手 激发发展新动能
精准谋划载体抓手,促发展的措施更准了。以拓展新业务、探索新模式、突破关键技术、变革组织管理为着力点推动转型发展,实现组织精准化、业态多元化、产品多元化,从全过程与全要素提升全产业链的盈利水平,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转化。
精耕细作、靶向发力,完善新业态布局。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将自身发展与区域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机结合,拓展链条锻造效能,扩大全过程咨询、水电设计、农业综合治理等业务,实现新承揽项目77个,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6%。在产业升级上寻求新突破,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做大科研、勘察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检测鉴定等业务,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自身业态完善的基础上,加快新业态领域发展和新营销模式的探索。主动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落实“强县域”行动,成立河西事业部开展区域化经营,减少地区资源流动障碍,实现区域化生产资源匹配市场规模。特别在省外市场精准“发力”方面,中标了兰州大学科学观测中心台站-西藏察隅野外站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该项目的中标,是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积极践行市场开拓战略所取得的又一“战果”,更是坚持优化市场布局取得的又一份骄人成绩,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除此之外在北京、四川、内蒙古等正在积极推进相关项目落地,力求省外市场取得新突破。
干好在建项目,以现场拓市场。在兰州大学科学观测中心台站项目中,从项目前期勘察、设计到招标代理,再到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以及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服务,都以“先进技术+优质服务”解决现场痛点问题,以过硬的专家技术力量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全过程咨询服务,为项目实施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最优建议,守住预算红线不放松,为业主降本增效,通过该项目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联系,在当地赢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不断挖掘当地优质项目,应揽尽揽。
鼓足干劲 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筑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市场低迷,这两年大家的信心受挫,对行业发展判断保持谨慎态度,出现消极思想,但在公司‘一年转变’的推动下,看到公司对未来规划得这么好,布局这么清晰,身边的人有使不完的干劲和拼劲,都在奋力进步,感觉自己如果不加把劲、快速进步,就会被别人比下去、追上来,紧迫感十足、动力十足。”一位管理人员这样说道。
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就是要引导大家认清现状、正视距离,奋起直追,全力以赴实现后发赶超;引导大家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把服务水平调整到最优,以效能的“换挡提速”助力发展的“增效提质”;引导大家不断积聚只争朝夕、勇挑重担的干事劲头,加速孕育跳起摸高、争先进位的拼搏精神,敢作善为促落实,朝着确定的目标任务,毫不犹豫地干、满怀豪情地干、一以贯之地干,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林表示,将紧紧围绕“一年转变、两年翻番、三年量质齐升”的短期规划,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型经营模式转变,推动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方式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做实“3+2”业务布局,扎实推进提质增效,将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打造成为区域先进、省内一流的科技服务型企业集团。
忆往昔筚路蓝缕,看今朝再谱新篇。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要求,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拿出十足的干劲,做优业务布局,做大业务增量,做强技术支撑、做好技术营销、做新战略产业,努力使实体更实、主业更强、结构更优、动力更足、效能更好,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甘工院国企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