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适应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审计风控部正式成立。作为新组建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成立以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国企改革与审计监督、风险防控、法治建设体制改革一体推进,不断完善公司风控体系和机制,在企业改革转型进程中彰显了审计监督的担当作为。
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
立足企业实际,聚焦聚力国企深化改革和高质量转型发展两个重点,找准审计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谋划审计,加大对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审计全覆盖,聚焦各经营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合规审计等多种审计监督方式,通过制定审计全覆盖工作计划,实现对经营单位的定期轮审,确保审计监督无死角。深化审计内容,在审计过程中,不仅关注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还深入揭示经营单位运营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关注重大政策落实、资产负债状况、运营管理绩效、重大风险防范等方面,以更全面地评估经营单位运营状况和风险水平。
聚焦关键问题与重点隐患开展审计工作
一是聚焦经营单位负责人任职及离任开展审计。关注各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公司党委、董事会决策部署、以及提质增效等重大政策措施和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重点对经营单位资金分配、财务状况、项目管理等情况实施审计,强化对经营单位关键业务项目全过程资金监督,促进公司党委、董事会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动公司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二是聚焦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会计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重点对职能部门、经营单位重要岗位责权和关键环节管控情况实施评价。准确识别其关键业务流程中的重大缺陷,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予以披露,并提出整改建议,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审计成果运用与长效机制建设
抓实抓细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健全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以问题整改确保改革实现纲举目张。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用改革视角审视问题,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客观审慎做出审计结论,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及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反馈给被审计单位,督促其认真整改落实。通过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推动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风险。通过制定审计整改任务清单,以“挂单销号”方式推动问题整改。
探索构建“三方协同”审计新模式
探索审计监督与纪委监督、财务监督的协同机制,努力构建审计项目组织新模式。通过多方协同,形成监督合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整合审计资源,拓展“1+N”审计模式:深度融合公司经营审计、经营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多种审计类型,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这种模式有助于充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的综合效益。
通过审计监督,确保了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及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及时发现并揭示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为公司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公司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促使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甘工院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审计工作,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是进一步做实“研究型审计”,围绕卡点堵点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因地制宜提出深化改革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全力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以审计问题高质量整改成效,确保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实到位。三是以自我革命精神提升专业能力、塑造职业精神、严格纪律作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为实现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审计力量。